1.廣州市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印發,推動超級快充電池技術產業化落地
7月1日,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于印發《廣州市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的通知。計劃中提出,到2024年,初步建成以企業創新為主體、以自主可控為導向的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群。
爭取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電動汽車“三電”系統落地,加快“三合一電驅動系統”產能提升。突破超級快充電池技術,提高電芯導電能力,提高電池的倍率性能和熱穩定性,推動超級快充電池技術產業化落地。支持快充電芯、下一代新型儲能器件及電池包(PACK)集成系統的產業化和市場應用,搭建超級快充電池平臺在多款車型應用。
2.海南礦業2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落地海南儋州,總投資不超10.65億元
海南礦業(601969)發布的消息顯示,7月1日上午,儋州市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簽約活動在洋浦經濟開發區舉行。此次集中開工項目共33個,簽約重點項目28個。海南礦業投資的海南星之海新材料有限公司2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一期)是此次集中簽約的項目之一。
據介紹,海南礦業此次2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一期)落戶洋浦后,計劃以不超過10.65億元人民幣的總投資,用于原料鋰輝石采購運輸、年產2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生產線及配套工程、輔助設施的建設。
3.造車新勢力6月銷量:廣汽埃安以24109輛位居榜首,其次是小鵬、哪吒、理想分別為15295輛、13157輛、13024輛,共有6家企業交付量突破1萬
數據顯示,造車新勢力7大玩家中,第一到第七排名分別為廣汽埃安、小鵬、哪吒、理想、蔚來、零跑、極氪。除極氪之外,其他玩家6月交付量均突破1萬大關。其中,廣汽埃安以24109輛強勢領跑,同比猛增182%,小鵬、哪吒、理想緊隨其后,交付量分別為15295輛、13157輛、13024輛,蔚來、零跑分別為12961輛、11259輛,極氪處于最后僅為4302輛。
4.多家車企布局換電,行業前景值得期待,但行業標準暫未統一,盈利模式的破局待各家企業開辟
“只要全行業電池標準沒有統一,私家車換電模式就是非主流。”這句話幾乎是近年來業內達成的一個共識,在這場充電與換電之爭中,換電明顯屬于一條小眾路線。
盡管自2020年起,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將充換電一同納入“新基建”范疇,工信部等主管部門還多次提出鼓勵換電模式發展,大多數車企也是畏手畏腳,在B端試水為先。
今年以來,形勢發生了轉變,私人換電領域又加入了多個重磅玩家。寧德時代親自下場,在今年初宣布加入換電陣營,但疑惑的是,寧德的下場并沒有吸引同盟,反而激起了車企自己干的決心,曾經只在B端領域扎根換電的車企,也開始加大在C端探索。
北汽、吉利、上汽、小鵬、哪吒、愛馳等主機廠均紛紛開辟換電業務,但他們都是針對B端市場。太燒錢是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不愿踏入C端換電模式的原因之一,可近期新能源汽車行業熱度之高,正如任澤平的段子“當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沒買房”那般,推出換電品牌的時機似乎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