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馬自達進軍中國15-20萬純電市場
前兩天,長安馬自達宣布為中國市場打造的首款純電SUV車型——MAZDA CX-30 EV正式上市發布,新車共提供三款配置,綜合補貼后售價區間15.98萬~20.18萬,全系的續航里程為CLTC標準下的450公里。作為觸電中國市場的首款純電SUV,長安馬自達宣布選擇殺入競爭不是那么激烈的15~20萬元純電市場。這一市場區間內,目前市場表現較好的幾款車型分別是宋PLUS EV、小鵬G3、廣汽埃安 V,其中銷量最好的宋PLUS EV的月銷量也不過3000輛出頭。相比10萬元以下和20萬元以上純電市場的競爭程度,CX-30 EV在15~20萬元純電市場可能會博得一些機會。
2、贛鋒鋰業退出競爭,寧德時代同意以2.97億美元收購加拿大鋰商Millennial
9月8日,加拿大礦業公司Millennial Lithium發布聲明稱已收到一家外國鋰電池制造商的非約束性收購要約,但并未透露該公司名稱。9月28日,Millennial表示該公司就是寧德時代,且寧德時代已經同意以3.768億加元(2.973億美元)收購Millennial,出價高于贛峰鋰業。Millennial還表示,寧德時代還替其向贛鋒鋰業償還了1,000萬美元的解約費。
3、杰瑞股份擬在甘肅天水投資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
杰瑞股份擬在甘肅省天水市投資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該項目旨在推動公司業務多元化發展,形成“油氣產業”和“新能源產業”雙主業戰略。公司在2025年之前預計投資約25億元,主要建設綜合管理大樓、研發中心、生產廠房,生產線設備等。
4、道達爾與三峽集團將聯手在中國建設1.1萬充電點
法國道達爾新能源與中國三峽集團發布聲明稱,將建立合資公司推進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兩家公司在聲明中表示,合資公司將以分別持股50%的形式組建,致力于在中國湖北省開發電動車高功率充電基礎設施和服務,目標是在2025年前安裝并運營超過1.1萬個高功率充電站。兩家公司打算開發聯合品牌、面向公眾的大功率充電中心和獨立充電站,配備60kW至120kW功率的充電點,平均承載容量為20至50輛車。
5、比亞迪股份擬向參股公司東莞德瑞采購鋰電設備
比亞迪股份9月29日公告,為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擬向參股公司東莞市德瑞精密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莞德瑞”)采購鋰電設備,關聯交易金額預計不超過人民幣4.2億元。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攀升導致對動力電池需求增加,同時動力電池外供持續推進,外供需求增加。東莞德瑞的鋰電設備業務在技術研發、生產經營和客戶服務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6、天華時代入股非洲鋰項目Manono
寧德時代的參股公司天華時代將出資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52億元)入股剛果(金)的鋰項目Manono,天華時代將獲得該項目公司24%股權。澳企AVZ透露,在開發成本核實后,寧德時代提供的資金將超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8億元)。此外,兩家公司或將繼續合作,評估開發氫氧化鋰設施的可行性。
7、投資逾100億!多氟多廣西南寧20GWh鋰電池項目開工奠基
9月27日-28日,多氟多20GWh鋰電池項目奠基儀式暨南寧市新能源汽車產業招商推介會在廣西南寧舉行,未來在鋰電池方面,將形成以多氟多新能源10GWh和廣西寧福新能源20GWh的產能布局。
8、勞斯萊斯確認2030年前停止生產內燃機汽車,首款電動汽車2023年上市
9月29日,勞斯萊斯首席執行官Torsten Mueller-Oetvoe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九年內,勞斯萊斯將停止銷售汽油汽車。該公司計劃中的第一款全電動車型Spectre轎車將于2023年第四季度上市。Mueller-Oetvoes表示:“通過這款新產品,我們將在2030年前實現整個產品組合的全電氣化。到那時,勞斯萊斯將不再從事內燃機產品的生產和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