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恒大汽車股價大跌,近千名員工轉移辦公地點
今年4月,恒大汽車的股價最高達70港元,而今已經跌倒了3港元左右,總市值為295億港元。日前,據報道,位于廣州南沙的恒大汽車城辦公場所悉數開放,恒大汽車近千雇員已開始從深圳轉到南沙上班,恒大在過渡期為雇員提供了必要的食宿支持。自此,恒大汽車與恒大集團總部的辦公地點正式分開。
2、Polypore2022年將在江西高安建立合資企業生產和銷售電池隔膜
據外媒報道, Polypore International, LP(Polypore)和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恩捷)于2021年1月通過各自的子公司達成協議,將在中國建立一家合資企業生產鋰離子電池干法隔膜。該合資企業的必要監管批準程序已經完成,并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高安市成立,名為江西恩博新材料有限公司(Jiangxi Enpo New Materials Co., Ltd.)。該合資企業使用Polypore子公司Celgard, LLC(Celgard)授予的與干法聚丙烯隔膜相關的技術和知識產權許可證,將在中國生產和銷售用于儲能系統(ESS)和電動汽車(EDV)的鋰離子電池的高品質、高性能干法隔膜。該企業計劃于2022年開始生產,產能規劃為每年1億平方米。
3、公安部副部長劉釗: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新注冊187萬輛
9月25日,據新浪財經報道,在2021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開幕式上,公安部副部長劉釗在致辭中提出,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截至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678萬輛,今年以來新注冊187萬輛,占新注冊汽車總量的9.2%。公安部始終高度重視積極支持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的創新發展,聯合多部門加快開放道路測試。
4、寶馬集團將在沈陽追加投資250億元,未來進一步加大對遼寧投資
9月24日,據新華社報道,在沈陽舉辦的“深化引進來、服務雙循環”進博會參展商走進遼寧經貿合作推介會上,德國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在視頻致辭中表示,寶馬集團將進一步加大對遼寧投資,未來將在沈陽追加投資250億元人民幣。
5、E.ON和大眾推出帶蓄電池的快速充電設備,充電更容易且價格較低
9月22日 能源集團E.ON和大眾汽車集團(Volkswagen Group)在德國埃森推出首款快速充電設備“E.ON Drive Booster”,可使運營商和客戶的快速充電過程更容易,且價格更低。作為一種靈活的快速充電器,E.ON Drive Booster不需要進行土木工程或調整電網連接,就可以同時為兩輛電動汽車充電,功率為150 kW。這意味著可以更快實現擴展密集型快速充電站公共網絡,而這一點對于未來電動汽車發展至關重要。
6、長城汽車揭秘大禹電池技術,60項核心專利技術免費開放
9月24日,長城汽車首次對外詳細公布大禹電池技術相關理念和創新技術。長城汽車動力電池設計總監曹永強介紹說,大禹電池技術搭建了4層5維安全矩陣,采取8大創新設計,包括熱源隔斷、雙向換流、熱流分配、定向排爆、高溫絕緣、自動滅火、正壓阻氧、智能冷卻等,覆蓋熱源抑制、隔離、冷卻、排出等各項領域,保障電池不起火、不爆炸。同時,大禹電池技術免費向全社會開放,其中包括超60項核心技術專利。
7、上汽通用五菱GSEV高性能動力蓄電池系統北京亮相
9月25日-28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成果展在北京隆重舉行,經過層層評審,上汽通用五菱GSEV高性能動力蓄電池系統、宏光MINIEV成功入選成果展。繼五菱芯片、智能微型換電站后,中國裝機量最大的GSEV高性能動力蓄電池系統首次對外亮相,展示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的“第一動力”。
8、盛新鋰能擬合作投資22億元在印度尼西亞投建氫氧化鋰和碳酸鋰項目
盛新鋰能9月23日晚間公告,全資孫公司盛新國際擬與STELLAR公司在印度尼西亞投資設立合資公司,在中蘇拉威西省莫羅瓦利縣莫羅瓦利工業園(IMIP)內投資建設年產5萬噸氫氧化鋰和1萬噸碳酸鋰項目,項目總投資約為3.5億美元;盛新國際持有合資公司65%股權。本次投資將大幅擴大公司鋰鹽業務的產能。
9、奔馳大舉收購一家歐洲電池企業33%股份
當地時間9月24日,戴姆勒官方宣布,旗下梅賽德斯-奔馳和巴黎–Stellantis、道達爾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達成三方協議,梅賽德斯-奔馳將收購歐洲電池制造商Automotive Cells Company(ACC)33%的股權,并與Stellantis和道達爾能源一起成為ACC的平等股東。此次收購歐洲電池制造商ACC三分之一的股權,就是梅賽德斯-奔馳從“電動優先”到“純電動”戰略路線的一大步。通過此項投資,梅賽德斯-奔馳可以保障電池和模塊采購的本地化程度,推動歐洲可持續電池技術的工業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