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孚能科技擬定增募52億元用于動力鋰電池項目
9月16日晚間,孚能科技公告,擬定增募資不超過52億元,用于位于蕪湖的高性能動力鋰電池項目及科技儲備資金。其中,高性能動力鋰電池項目總投資額約52.56億元,擬以募集資金投入金額46億元;科技儲備資金總投資額約6億元,擬全部以募集資金投入。
2、寧德時代與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建立合作,推動在歐洲本土化發展
中國寧德時代與全球化工巨頭德國巴斯夫16日共同宣布在電池材料解決方案領域內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此次合作包括正極活性材料(CAM)及電池回收,旨在開發可持續發展的電池價值鏈,以推動寧德時代在歐洲的本土化進程,并助力實現全球碳中和目標。
3、因拜騰財務狀況惡化,富士康擱置與其合作電動汽車項目
今年1月4日,拜騰汽車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力加速推進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制造工作。由于拜騰的債務困境及其復雜的股東結構給富士康帶來巨大困難,該合作項目暫時被擱置。
4、電池能量密度提升超15%,磷酸錳鐵鋰產業化進程加速
憑成本低廉、安全性強等優勢,磷酸鐵鋰電池實現“逆襲”。今年8月,磷酸鐵鋰電池產量、年累計產量、裝車量已超三元電池。據悉,磷酸錳鐵鋰可使電池能量密度提升15%以上。目前,相關企業正積極布局磷酸錳鐵鋰產能,經歷一兩年左右的認證周期和生產放量后,磷酸錳鐵鋰將步入產業化進程。
5、SK創新股東批準10月成立電池子公司
據外媒報道,SK Innovation將拆分其電池業務,于10月1日正式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SK Battery (暫稱“SK電池有限公司”)。9月16日,SK Innovatio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超過80%的股東投票支持拆分電池業務、成立子公司的計劃。這一決定為其電池業務籌集資金上市、以及高成本產能擴張融資鋪平了道路。
6、現代汽車與LG新能源印尼合資電池工廠開工
9月15日,現代汽車集團和LG能源解決方案公司共同投資65.82億元人民幣在印度尼西亞合建的汽車電池廠動工,預計將于2023年竣工,2024年上半年投產。
7、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挑戰
9月16日,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南海口舉辦。大會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雖然新能源市場一片大好,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還是面臨著整車成本偏高、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渠道不夠暢通、安全可靠性和使用便利性有待提升等多項挑戰。
8、總投資超過50億,吉利欣旺達電池項目正式開工
9月10日,山東棗莊市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高新區正式舉行。其中吉利欣旺達動力電池項目正式開工,投資超過50億元,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60億元、利稅5億元。
9、超越科技擬4億元投建廢舊鋰電池回收利用項目
上市近一個月的超越科技9月16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擬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沙河鎮工業園區投資建設6萬噸/年廢舊鋰電池回收利用項目,項目預計總投資4億元;擬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沙河鎮工業園投資建設年回收拆解及綜合利用8.8萬輛報廢機動車、1.2萬輛報廢電動汽車和20萬輛報廢摩托車/電動單車的項目,項目預計總投資5.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