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證監會按法定程序同意珠海冠宇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
珠海冠宇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是扎根斗門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為消費類聚合物軟包鋰離子電池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同時布局動力鋰離子電池。
此次該公司募集的資金將投資于珠海聚合物鋰電池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重慶鋰電池電芯封裝生產線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2、投資總額約135億元,寧德時代將在宜春建設新型鋰電池生產制造基地
9月13日,寧德時代與宜春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與此同時,寧德時代還在宜春簽署了另外兩項合作協議,包括與宜春市礦業公司簽署合作協議,以及與合眾新能源汽車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意在深耕產業鏈上下游。
宜春擁有全球最大的鋰云母礦,現探明可利用氧化鋰儲量約250萬噸。技術的突破使得云母提鋰成本逐步下降。寧德投資宜春投資宜春可獲實現上游鋰資源獲取的便利性,降低生產和運輸成本。
另外,為了進一步加快版圖擴張,近日寧德時代投資江西志存鋰業有限公司,該公司經營范圍包含:礦物洗選加工、選礦、電池制造、電池銷售,資源再生利用技術研發,新材料技術研發等。
3、小米汽車工廠選址地即將水落石出 或采用北京、武漢“雙工廠”模式
9月13日,北京市有關方面正積極推動小米通過收購寶沃汽車獲得生產資質,并且應該很快會有結果。有消息稱小米汽車將采用“雙工廠”模式,即在通過收購方式以獲得產能和生產資質,以便迅速投產;同時另選址自建廠,保證接下來穩定的產能需求。
4、國軒高科與江特電機達成合作,每月獲供不低于500噸電池級碳酸鋰
9月12日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軒高科”)與江西特種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江特電機”)在江西宜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電池級碳酸鋰采供、儲能、新能源電機等領域,探討更多合作可能。
江特電機是國內以鋰云母精礦為原料生產碳酸鋰的龍頭企業,擁有鋰鹽年產能超3萬噸,已形成鋰礦資源采選、碳酸鋰加工的較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
此次戰略簽約是國軒扎根宜春、布局上游原材料的又一重大舉措,為國軒高科“做精鐵鋰,做強三元,做大儲能”,以及實現2025年300GWh產能目標提供有效保障。
5、總投資40億元!8GWh磷酸鐵鋰方形儲能電池項目落戶甘肅金昌
9月12日,金昌市新能源鋰電產業招商推介活動暨8GWh磷酸鐵鋰方形儲能電池項目啟動儀式在金昌經濟開發區甘肅金拓鋰電新能源有限公司廠區內舉行。
該項目由甘肅金拓鋰電新能源有限公司與西安西電新能源有限公司、經開區國資公司共同投建的甘肅金車儲能電池技術有限公司實施,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22億元。
6、晶科能源與寧德時代達成戰略合作 開拓全球光儲一體化市場
近日,晶科能源與寧德時代在福建寧德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本次簽約在儲能業務、整縣推進光儲綜合解決方案、全球市場光儲合作、產業鏈上下游碳中和推進、基于創新光儲架構及系統集成方案的聯合研發等多領域達成了全方位的戰略合作意向。
隨著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共識,全球能源轉型迫在眉睫。光伏+儲能等模式,開啟了光伏+應用的全面大發展。兩家企業將整合雙方產業資源,聯通上下游,推動光伏+儲能一體化解決方案賦能綠色產業鏈,優化碳足跡、減少碳排放,樹立產業綠色標桿。
7、中國政府宣布鼓勵電動汽車行業兼并,提升產能利用率
截至2019年初,中國含EV在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已達635家。然而據新華社報道,到當年年底,只有80家企業推出了汽車產品。目前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數量已激增至約300家。
有報道稱:中國政府正在起草方案,以遏制該行業的產能過剩,并將資源輸送到多個關鍵生產中心。報道還稱監管機構正在考慮為該行業設定最低產能利用率,未達到最低產能利用率的省份將不允許批準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