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鈴木汽車計劃在印度建立電動車及電池廠,投資約80.09億元人民幣
據海外媒體報道,鈴木汽車公司已決定投資約1500億日元(約80.09億元人民幣)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建立一家新的工廠,用于生產電動汽車及車載電池。
此外,鈴木還計劃建立一座汽車回收拆解廠。預計電動車的生產設施將在2025年建成,而電池廠計劃在2026年開始運營。此前便有消息稱,鈴木將與豐田一起在印度生產電動汽車,首款產品將是一款中型SUV,該車將搭載比亞迪刀片電池。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印度電動汽車的銷量增長了兩倍,達到14800輛。印度是世界第五大汽車市場,印度政府計劃到2030年,將電動汽車占乘用車總銷量的份額提高到30%。
2、鋰價飛漲,相關部門約談部分鋰鹽企業,促進價格的合理平穩運行
近期相關部門對部分鋰鹽企業進行了約談,內容主要是促進價格的合理平穩運行,會議特別強調上游企業要共同推動產業鏈良性發展。進入2022年,鋰行業延續了2021年的火熱態勢,A股兩大鋰電龍頭喜迎“開門紅”。3月15日,贛鋒鋰業公告顯示今年1至2月實現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6億元、1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0%、300%;3月16日,天齊鋰業稱公司鋰精礦產量、銷量均實現增長,預計今年前兩月的鋰精礦營業收入同比增加約366%,鋰化合物及其衍生品營業收入同比增加約492%。
分析人士指出,鋰價在2022年以來繼續上漲,初步估計2022年全球鋰供應增速約為24%,但是需求的增速近40%,行業供需不平衡的狀況在2022年暫無法緩解,鋰產品市場短時間預計將保持高位。
3、松下計劃到2030年電動車電池鎳含量減半,降低陷入鎳采購困境的風險
據海外媒體報道,松下正以2030年為目標,力爭開發出可使純電動汽車電池所含的鎳量減少一半的技術。在保證電池性能的同時,以其他元素代替正極材料使用的鎳。通過減少鎳等只有少數國家生產的稀有金屬的用量,降低陷入采購困境的風險。松下還開發出了不使用鈷的高容量電池,計劃2-3年后投放市場。 資料顯示,在松下動力電池的正極材料中,鎳的含量約占9成,其余為鈷和鋁。正極材料左右著電池容量,少量的鎳被認為很難制造出大容量電池。
當前,鎳是三元鋰電池重要的正極材料,此前,據央視財經報道鎳價已經突破了每噸10萬美元大關;到了3月16日,暫停多日的倫鎳恢復交易,價格又跌穿交易所規定的漲跌停板(±5%),倫敦金屬交易所只好再次因技術性問題緊急喊停交易。
4、鞍重股份子公司擬4.87億元投資磷酸鋰生產線建設項目
3月17日晚間,鞍重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2 年3月17日召開的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投資年產2萬噸磷酸鐵鋰生產線(一期)建設項目的議案》,公司控股子公司領能鋰業擬投資年產2萬噸磷酸鋰生產線(一期)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4.87億元。
鞍重股份表示,本次項目的實施,是堅定不移落實公司戰略發展目標的重要舉措,積極布局從含鋰原材料中提鋰、碳酸鋰制備、磷酸鐵鋰生產等產業鏈配套項目,將有效促進公司在鋰電材料板塊的業務發展,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與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5、全新Exide Matrix系列電池在斯里蘭卡上市 專為轎車和SUV設計
據外媒報道,Exide公司最近公布了“Exide Matrix”顛覆性電池系列。該系列電池專為轎車和運動型多功能車(SUV)設計,具有諸多優勢。Exide Matrix以一系列創新功能重新定義了電池技術,包括具有特殊omega蓋設計的專利蓋,該設計有助于減少蒸發,避免電池干涸。該系列電池具有特殊的極板化學成分、更高的冷啟動電流(CCA)和優良的充電接收能力,充分滿足現代轎車和SUV的先進電氣需求。其設計旨在迎合不同標準、技術進步和布局下的廣泛需求,包括ISS、JIS和EFB。此外,使用“銀合金金屬”,使電池更耐腐蝕和高溫,從而延長貯藏壽命。正負極板內特殊的板材構成,有助于實現更高的預期壽命,以及出色的充電接受能力。受益于雙包層聚乙烯和玻璃墊隔板,這種電池更加可靠。與傳統汽車電池相比,Exide Matrix防溢出,只有很少甚至沒有水損耗。
6、杜邦合作研發鋰離子電池,比現有電池能量密度高26%
據外媒報道,杜邦電子與工業公司、德國施泰納薄膜公司與Polaris電池實驗室正在合作生產一種電池,其能量密度比采用傳統材料生產的同類電池高26%,但銅和鋁的用量卻少80%。能量密度提高可增加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讓電動飛機的實現更加可行,還能夠改進便攜式電子設備。更重要的是,隨著電動汽車變得越來越普遍,該項技術可以減少對銅和鋁等稀有金屬的依賴,因為此類稀有金屬是電動汽車其他部件所必須的材料。到2040年,電動汽車的銅用量預計將增至400萬噸/年,而該技術可以節省數百萬噸銅。
7、欣旺達擬在四川什邡市建20GWh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生產基地,投資80億元
3月17日晚間,欣旺達發布公告稱,子公司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欣旺達汽車電池”)與什邡市政府簽署項目投資協議書,擬自籌資金80億元建設20GWh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生產基地。
公告顯示,欣旺達汽車電池將于什邡市設立什邡欣旺達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該項目的具體實施。項目內容為新建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電芯、模組、PACK、電池系統等生產基地。 項目計劃 2022 年實施,建設周期約12個月,具體以項目實施計劃為準。
8、贏創與VESTARO聯盟合作,開發新一代電動汽車電池組
據外媒報道,作為VESTARO聯盟一員,贏創致力于為純電動汽車生產更輕、更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開發出新一代電池組,即“純高性能電池”。基于使用贏創固化劑制成的片狀模塑料(SMC)技術,該全新整體電池系統概念將為汽車行業提供一種安全、輕質且具有成本效益解決方案,可代替傳統重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