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月歐洲電動汽車的注冊量達到了123萬輛,首次超過柴油車
據外媒報道,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EAMA)發布的數據顯示,歐洲電動汽車的注冊量首次超過了柴油動力汽車,創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今年1月至10月間,歐洲電動汽車的注冊量達到了123萬輛,而相比之下,柴油汽車的注冊量為122萬輛。EAMA表示,今年迄今為止,歐洲電動汽車的累計市場份額為14%,“首次超過了柴油汽車的累計市場份額”。 汽油車的市場份額為三分之一左右,混合動力車型的份額為28.6%。
在純電動汽車銷量大幅飆升的推動下,10月份歐盟新車銷量同比大漲14.6%。上個月,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為14.2%,高于去年同期的12%。
2.太藍新能源重慶二期工廠項目開工,規劃產能2GWh
重慶兩江新區舉行2023年四季度項目集中開工暨竣工投產活動,活動舉辦地位于太藍新能源重慶二期項目的施工現場。太藍新能源董事長兼CTO高翔博士對太藍二期項目概況和一期工廠運營情況進行了介紹。
據了解,太藍新能源重慶二期項目規劃產能2GWh,以生產乘用車動力電池為核心,兼顧小動力、儲能等使用場景。達產以后,預計年產值超20億元。
3.Polestar 4將于2025年在韓國釜山投產
日前,Polestar極星確認了其下一步的生產版圖多元化擴張計劃。Polestar 4除了在中國杭州灣生產外,預計2025年下半年起還將在韓國釜山投產。Polestar 4定位一款中大型純電動SUV,在國內已經上市,此前公布的最新價格為29.99-39.99萬元,并將于12月開啟交付。
極星、吉利控股集團和雷諾韓國汽車已達成協議,將在雷諾韓國汽車的釜山工廠為北美和韓國市場生產Polestar 4。
4.寶馬沈陽生產基地第六代動力電池項目建筑封頂,總投資100億元
11月22日,寶馬沈陽生產基地第六代動力電池項目建筑正式封頂,建筑主體全部完工。
第六代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100億元人民幣,項目投產后將創造2000個新的工作崗位,并采用行業領先的低碳電池生產標準。新項目將為華晨寶馬開啟創新驅動電動化發展的全新里程碑,進一步鞏固寶馬在全球電動汽車領域的領先地位。
5.高盛預估2025年動力電池成本下降40%,推動電動汽車與燃油車成本平價
據高盛最新研究報告預估,到2025年,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成本將顯著下降,至每千瓦時(kWh)99美元。這一價格降幅較2022年高達40%,大大超過此前33%的預測。
高盛認為,這一趨勢可能會加速電動汽車與傳統內燃機汽車的價格競爭,為消費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選擇。
報告由高盛研究部亞太自然資源與清潔能源研究共同主管尼基爾·班達里(Nikhil Bhandari)撰寫,其中分析了推動電池價格下降的多種因素。研究指出,電動車原材料,如鋰、鎳和鈷的價格下降是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從2023年至2030年,電池組價格預計將平均每年下降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