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習近平:加快形成綠色低碳交通運輸方式 推廣新能源、智能化等交通裝備
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晚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講話。習近平強調,建立綠色低碳發展的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才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長久之策。要加快形成綠色低碳交通運輸方式,加強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推廣新能源、智能化、數字化、輕量化交通裝備,鼓勵引導綠色出行,讓交通更加環保、出行更加低碳。
2、歐洲車企電池原材料短缺,電動化轉型或減速
據外媒報道,大眾汽車、戴姆勒和Stellantis等主要汽車制造商一直在競相確保歐洲的電池供應,但在尋求電動化的過程中,它們可能面臨更大的挑戰——尋找足夠的電池原材料。如果無法獲得足夠的鋰、鎳、錳或鈷供應,可能會減緩向電動汽車轉型的速度,使電動汽車的成本更加昂貴,從而影響到汽車制造商的利潤率。電池原材料咨詢公司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BMI)的市場專家認為,歐洲將面臨“巨大的原材料脫節”。歐洲向電池工廠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在原材料提取方面的投資十分缺失。
3、為籌得更多“底牌”,零跑或赴港募資10億美元
據路透社報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零跑正考慮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募資至少10億美元。同時,知情人士透露,零跑已就IPO事宜與顧問進行了初步討論,預計最早可能在明年上市。另外,早在今年2.0戰略發布上,朱江明宣布:“到2025年,零跑的銷量目標,將會是80萬輛。為此,我們將持續投入計算中心建設,在智能化領域達到領先水平。”
4、美國能源部認為到2030年長時儲能技術必須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運營
美國能源部表示,到2030年,長時儲能技術必須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運營,以增加電網中可再生能源的份額,并實現美國到2035年采用100%清潔電力目標。美國政府大力支持長時儲能系統廣泛部署,其定義為至少連續運行10小時的儲能系統。美國能源部在7月宣布了一項計劃,即在美國聯邦大規模示范和國內制造激勵措施的支持下,在十年內將公用事業規模的長時儲能系統成本降低90%。美國能源部副部長David Turk在該部門舉辦的一次長時儲能峰會上發表講話時表示,將長時儲能系統引入電網不僅可以采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而且還可以提高電網彈性,降低能源負擔,并為弱勢群體社區提供幫助。
5、輝煌科技擬1.5億元投建智能微電網及儲能技術研發中心
10月11日,輝煌科技發布公告,擬以自有和自籌資金總額不超過1.5億元投資建設智能微電網及儲能技術研發中心項目,資金來源為企業自有和自籌。該項目建成后,具備年提供200MW風光儲一體化微電網(含200MWh儲能設備)的技術支持和服務能力。該項目擬自啟動之日起 24 個月后建成,研發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約3.50億元。
6、Electric Last Mile Solutions(ELMS.US)宣布與寧德時代達成電池供應協議
10月14日,美國商用電動汽車制造商Electric Last MileSolutions(ELMS.US)宣布已與寧德時代達成協議,為其全電動1級城市交付商用車提供電池并確保產能。根據協議條款,寧德時代將在磷酸鐵鋰化學系統中提供42千瓦時的鋰離子電池,并確保電池供應到2025年。另外,ELMS發言人表示,兩家公司還在研究在美國建立一家工廠生產電池,并運往ELMS位于印第安納州的工廠組裝成電池組。
7、NHOA公司計劃到2025年實現部署100億歐元儲能項目
據外媒報道,New Horizons Ahead(NHOA)公司日前宣布獲得了在澳大利亞部署一個200MWh電池儲能系統合同,該公司是一家已經更名的儲能和電動汽車解決方案提供商,其前身為Engie EPS公司。NHOA公司表示,該項目將開始建設,計劃在一個沒有對外公開的地點為一位未透露姓名的客戶進行部署,預計將于2022年底完成部署。目前,NHOA公司在美國、歐洲、非洲和亞太地區開發的固定式電池儲能項目的總儲能容量達924MWh。
8、金石資源跨界投資近16億元于浙江江山建設鋰電項目
10月14日消息,金石資源(603505)近日發布公告,公司與浙江省江山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了《項目投資協議書》,投資項目名稱為“年產2.5萬噸新能源含氟鋰電材料及配套8萬噸/年螢石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5.5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14.8億元。公告顯示,項目分三期建設,爭取6年內建成:第一期為年產6,000噸六氟磷酸鋰項目和年產8萬噸螢石精礦產品采選項目;第二期為年產9,000噸六氟磷酸鋰項目;第三期計劃為年產10,000噸六氟磷酸鋰和雙氟磺酰亞胺鋰、研發中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