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5.5GW項目已啟動,壓縮空氣漸成“長時儲能”的新寵兒,與鋰電池為代表的電化學儲能相比,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充放電效率仍然較低,在充電電價較高的情況下,將會帶來較高的效率損失和充電成本
伴隨著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發展和電網調峰壓力增大,“長時儲能”的概念也日趨火熱。特別是《關于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自建或購買調峰能力增加并網規模的通知》曾明確提出,超過電網企業保障性并網以外的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需配建4小時以上的調峰能力,這讓長周期儲能的需求愈發明確。
由此,鋰電之外的多種長周期大容量儲能技術也成為了近期儲能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寵兒。其中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更是在2021年之后進入了項目投資建設的爆發期。
根據儲能與電力市場統計,自2021年至今,我國已啟動的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已有18個,總規模達到5.55GW。以中儲國能為代表的公司也在資本市場上受到追捧。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與鋰電池為代表的電化學儲能相比,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充放電效率仍然較低,在充電電價較高的情況下,將會帶來較高的效率損失和充電成本。
除了已投運的項目外,目前全國已啟動的壓縮空氣儲能項目還有15個,大多數項目的系統設計均在百兆瓦級,并且采用了4至8小時的放電時長設計。其中,1個項目處于并網調試階段,規模為0.1GW;2個項目處于建設階段,規模共計0.4GW;6個項目進入可研/勘測階段,規模超2.77GW;6個項目已經完成合作開發協議的簽訂,規模超2.2GW。
2.道森股份:擬定增募資15億元,加碼銅箔產品研發等項目
8月2日,道森股份公告,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募資不超過15億元,投向電解銅箔高端成套裝備制造項目、銅箔產品及新材料研發。
公告稱,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總股本為20800萬股,按此計算,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6240萬股(含本數),最終發行數量以中國證監會關于本次發行的核準批文為準。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為20800萬股。公司控股股東科云新材料有限公司持有582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8%。
同日,道森股份發布關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經公司自查,公司目前經營狀況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
3.工信部:2022上半年鋰均價為45.3萬元/噸 同比增長454%
8月3日,工信部發布2022年上半年有色金屬行業運行情況。在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帶動下,原生鎳、鋰鹽產量分別同比增長6.9%、38%。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數據,上半年鋰均價為45.3萬元/噸,同比增長454%。
4.2022年7月儲能投融資月報,國內儲能行業一共發生16起投融資事件,其中創業融資事12起、上市和并購各2起
7月,儲能行業一共發生16起投融資事件,其中創業融資事12起、上市和并購各2起。其中創業融資包括:暉陽新能源獲貴州省新動能基金2億元投資、索理德完成天使輪融資、基本半導體完成C+輪融資等12起;上市事件包括:華盛鋰電7月13日上市 發行價格98.35元/股、天齊鋰業港股上市等2起;并購事件包括:晶瑞電材擬收購渭南美特瑞、容百科技并購磷酸錳鐵鋰公司天津斯科蘭德等2起。